空心病是什么意思 空心病怎么治(2)

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对于参加昨天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学生家长而言,肯定出于追求家庭幸福的大目标,至于小目标

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对于参加昨天“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”的学生家长而言,肯定出于追求“家庭幸福”的大目标,至于“小目标”当然还是期望子女们能够考上北大、清华等名校。

那么,子女们考上北大、清华就幸福了吗?很遗憾,来自北京大学的嘉宾——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——给家长们“泼了一盆冷水”:北京大学一届新生中,超过30%学生存在厌学情绪,认为学习没有意义;更有40.4%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,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,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。

徐凯文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:一名高考“准状元”,入学第一个月就尝试自残,期末考试更是尝试自杀。此后,这名学生被送入医院治疗,并接受心理咨询、团体咨询。其间,又多次尝试自杀。2016年5月,再次尝试自杀,最终父母决定退学。

当然,这名北大学生只是一个“个案”。不过,2003年,徐凯文刚刚到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工作的时候,那里可谓门可罗雀。现在,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则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。

“19年来,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,也从来没有活过。”

“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,这一切好难。”

“过没有尊严的一生,选择最能羞辱自己的死法。这一辈子我都在祈求和道歉,为了不够让人满意,为了表达对爱的人的愤怒,为了自杀。”

“我学习好工作好,只是一种基本要求,只能说如果我学习工作不好我活不下去,但是不会说因为它们好了就觉得很开心。”

“我之前是对自己特别不满意,总是觉得自己想在各方面做的更好,但是这个是永远到不了头的。”

这些来访者的体验,反映了部分前来求助的北京大学学生的心态,想必也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。

面对国内大学生频频出现的心理问题,徐凯文将其归结为一种病——空心病。

徐凯文列举了“空心病”主要表现:

从症状上可能符合抑郁症的诊断,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快感缺乏。

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。

人际关系良好,需要维系在他人眼中好的自我形象。

强烈的自杀意念,特点是——不是想要死,而是不知道为何要活着。

尝试比较温和、痛苦比较少的自杀方式。

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,早期症状是迷惘和自我认同问题。

病史较长,一年以上。

对生物治疗不敏感或者无效。

传统的心理治疗疗效不佳。

大学生出现“空心病”的诱因,徐凯文认为是价值观所致的精神障碍。其根源则在于中国教育的商品化、功利化。由于国内基础教育仍停留在应试教育,只关心分数,而忽视或放弃对人的培养和成长,尤其是价值观的教育。

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指出:“我们的一些大学,包括北京大学,正在培养一些‘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’,他们高智商,世俗老到,善于表演,懂得配合,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。”那么,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?徐凯文认为,这是因为学生们的家长、老师都是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。孩子出了问题,实质上是中国的家庭、教师出了问题。

尽管徐凯文发现了“空心病”、找到了病症的根源,但他所能做的只有呼吁——救救孩子,把心还给他们!用值得他们尊重的我们,身体力行,为人师表,给他们爱情、智慧、创造、幸福和爱,许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人生!

点击转发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